目录
教学研究与改革
双一流背景下培养拔尖人才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建设刘红瑜;金谷;姚奇志;李娇;李玲玲;5-12
基于“互联网+”背景的仪器分析类课程MTSAE教学模式构建代冬梅;陈佳;沈昊宇;龙能兵;干宁;13-18
从量变到质变——“拔尖计划2.0”阶段化学拔尖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探索与改革马晓爽;郑成斌;19-26
环境化学与四大基础化学教学衔接的探究汪群慧;宋娜;高明;吴川福;梁宝瑞;27-31
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化学实验成绩评定体系宋文璟;刘畅;32-37
多维度信息化无机化学实验的资源构建与教学实践探索马骁飞;马亚鲁;高洪苓;38-43
近10年大学化学教师教学研究现状的统计分析——以《大学化学》刊文为例蒲烨焜;李艳灵;刘敬华;44-50
医学本科留学生无机化学全英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展鹏;刘新泳;51-56
知识介绍
化学武器知多少——化学毒剂的基本介绍及其去污技术的发展张亚如;夏炎;57-65
科普
纳米金的故事——见微知著张海波;刘海燕;陈云华;66-70
化学实验
电位法测定茶水中氟含量的实验改进探索方卫民;委育秀;蔡吉清;祝海娟;余月儿;陈童;71-75
二维码在实验教学和实验仪器管理以及学术报告中的灵活应用吕银云;翁玉华;潘蕊;张春艳;董志强;欧阳小清;阮婵姿;许振玲;76-81
温度响应高分子微凝胶的水相制备与表征——介绍一个大学化学综合实验张来英;兰如月;刘志红;吴伟泰;82-87
加压氢化反应虚拟仿真实验的建设与应用杜静;马骁飞;赵温涛;88-98
HCN与HNC异构化反应活化能的量化计算实验许秀芳;99-106
本科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和实践——含铬废水的处理和分析范天骄;姚奇志;金谷;107-114
I2与水溶性高分子显色体系的探究刘红瑜;原思浩;金谷;115-121
碘量法测定坚果油的碘值——推荐一个分析化学综合实验邓燕;122-126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制备及纯化实验教学研究田德美;127-132
环三磷腈磺酸盐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阻燃聚碳酸酯中的应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科研反哺教学”本科生培养创新科研实践魏榕;王学;于水欢;姚哲侃;苗志伟;133-142
基准物质的性状对标准溶液标定的影响——以硼砂为例刘莎莎;李会香;雷杰;143-146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化学实验室安全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王薇;吕东煜;董立军;袁呈山;沈永雯;兰景凤;陆广农;徐向阳;147-153
“核磁共振法定量测定酚氨咖敏药片中各组分”实验的改进陈文学;刘莎莎;李会香;154-159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改造及其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陈玉清;陈双雯;姬媛媛;160-164
聚苯胺薄膜在电量可视化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推荐一个综合化学实验刘新才;董彬彬;晁单明;165-171
液体核磁管清洗方法进展唐安娜;任彦丛;邓小娟;丁国生;172-176
实验室个人安全防护——化学防护手套的选用及解析
郑媛;兰泉;冯红艳;吴炜鹏;朱平平;177-184
构建智能化实验开放共享平台的探索吕银云;潘蕊;翁玉华;阮永红;吴平平;张来英;彭淑女;陈玉清;张春艳;董志强;欧阳小清;阮婵姿;许振玲;颜长明;任艳平;185-191
高校分析化学实验室废液的管理与处理常静;商闯;192-196
分光光度法研究可逆反应动力学过程
黄希哲;廖增俊;何心怡;许荣添;韩东梅;197-201
师生笔谈
三谈氧化数张颖;张国艳;权新军;202-205
高分子化学缩聚反应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孟志芬;206-211
平衡近似和稳态近似使用条件浅析
孙莹;张树永;212-216
对定量分析数学化的若干思考甘峰;褚泳欣;杨维岚;217-221
自学之友
结构化学课程中基于网络的点群演示教学平台PGLite的开发与实践刘晓亮;刘阳秋;雷鸣;222-226
催化剂相关概念的辨析凌晨;张树永;227-232
固体在液相中吸附热力学参数计算介绍
王伟涛;陈香李;杨百勤;233-240
SymPy在结构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侯成;241-249
开尔文公式计算蒸气冷凝与液体沸腾温度的误差及其分析陶智彬;张树永;250-254
R语言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谭巧国;255-264
期刊简介2
大學化學267